不如和压力做朋友试试
时间:2016-11-16 13:29:29 作者:心理健康部
“只关注负面的情绪,得到的经验就永远都逃不出负面的漩涡。”
压力太大怎么办?
约上哥们儿大醉一场;来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;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?
但是做过之后,压力真的减轻了吗?还是,又悄无声息地找上了你?
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是想抛弃压力,抛的越远越好,最好永远都不要找到。
如果这个时候,我说,可以和压力做朋友呢,你会不会觉得我疯了?
因为通常我们会想说,和水果做朋友吧,和蔬菜做朋友吧,和运动做朋友吧……总之都是听起来好好听的呢。
我说,和压力做朋友吧,有些人估计会说,压力带给我们的除了压抑就是病痛,我们怎么可能想和它做朋友,唯恐避之不及呢。
可是,我们到底有没有想过,“压力会带给我们压抑和病痛”这个观点是哪里来的呢?虽然现在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宣传,可是,这个观点到底有什么样的科学依据,它最早来源是哪里?我们清楚吗?
再加上一些专家的言之凿凿,我们似乎无力反驳,就默认了这个观点。这其实也是被催眠的一种,不要以为催眠就是睡着了,清醒催眠术无处不在。
如果现在我说,怕上火喝——你会毫不犹豫的说出“王老吉”,而且,你似乎在三秒钟内想不出来其他答案了。难道你被“王老吉”整睡着过吗?当然没有,对吧!这就是清醒催眠的原理。
但是,如果我问,我这两天上火了,你说吃点什么会好一些?
我估计你会给我至少5种选择……
亲爱的朋友们,有没有发现哪里不同?
没错,提问的方式不同,思考的方向便会不同。
当你被问到,我们要如何缓解压力带给我们的压抑和病痛?这时,你会想到什么?——就是压抑和病痛,而且还会不自觉的让自己“对号入座”,觉得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那些不适,都是压力造成的。
当你被问到,我们如何利用压力,来让自己变得更好?这时,你会想到什么?——会调动身心的一切资源来想,压力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那为何不利用它,让我们变得更好呢?毕竟,我们面对的每一次困境,对我们来说都是成长的机会。
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,在他所教授的“积极心理学”中提到,近30年来,在心理学上的研究,负面情绪(焦虑、抑郁等)的项目大约占70%,而研究积极情绪(开心、愉悦)的项目仅仅占20%左右,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项目占了剩下的比例。
那么在世界范围内,花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来研究负面情绪,研究压力带给人类的伤害。可是在30年的时间,人类的情绪和压力问题不仅没有好转,反而变得更加糟糕。
那这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?
泰勒教授在他的课程中提到,我们的提问方式不对。
我们研究负面的东西,那么得到的经验就永远都逃不出“负面”的漩涡。
如果我们研究如何能变得更好,我们得到的经验就都是积极的,不是吗?
就好比,我们研究某一部学生的成绩为什么那么差,我们得到就是和差有关的经验。我们研究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,我们才能更好的获得成功的经验,不是吗?
所以,现在是时候改变我们的提问方式,以及研究的方向了。
对于成年人来说,带给自己“压力”最多的,应该就属工作压力了。
我们担心考核绩效不好,我们担心没有升迁机会,我们担心薪资,担心行业转型,自己会在忽然之间失去工作,这些想法在40左右岁的群体里会更加的明显。所以,这个年龄段,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年龄。
与此同时,家庭带给人们的影响也不容忽视,似乎每天人们都在为平衡家庭与事业而焦头烂额,倍感压力,透不过气来。
所以我们通过运动、旅游、游戏等方式来减压,这就跟我们非要吃撑了,又吃消食片是一个道理。可压力没有食物那么听话,稍微调整一下,就恢复了胃肠功能。
印度著名作家、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《重新认识你自己》一书中提到:
多少世纪以来,我们被我们的老师、尊长、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。我们总是说:“请告诉我,那高原、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?”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,这表示我们其实活在别人的言论中,活得既肤浅又空虚,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“二手货”人类。我们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,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,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,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,我们不再新鲜,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,我们的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、清新的和明澈的。
是时候重新认识我们自己了,让自己彻底安静下来想一下,“压力”一词是怎么来的?它是什么?它是如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的?我们可以怎么样跟它更好的相处?
没有任何人能影响你的思考,摒弃之前你接收到一切的冠以“压力”的信息,重新认识自己,重新认识压力。
不强迫自己的心智臣服于某种既定的模式,这其中也包括你所处的文化氛围以及宗教。允许自己做为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心和身体在一起,不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,彻底接纳自己的一切。
当全世界的人,都在诉说自己有压力的时候,你也不必为了自己没有“压力”而感觉自己背叛了全世界……